
生化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沿河开展生态调研

团队成员打捞河边塑料瓶

团队赴社区幼儿园开展节水护水宣传教育

团队带领暑托班小朋友绘制节水海报

团队成员赴磨石房村开展生态文明宣讲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响应教育部“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主题社会实践号召,落实“绿动青春”美丽中国实践要求,生物与化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依托专业优势及“绿喇叭”环境保护志愿服务项目,于7月底至8月初深入大连庄河市,广泛开展“生态守护有我,青春绿染山河”调研宣讲活动。团队聚焦“两山”理论实践与“双碳”目标,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守护行动,开展生态文明宣讲、环境保护调研、巡河护河行动等活动,以青春之名传递绿色正能量,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河岸躬行:专业监测守护碧水清流
7月21日至31日,“绿喇叭”团队深入庄河市重点河段,开展环境保护调研与巡河护河行动。团队成员走访河道沿岸居民,详细了解河道功能、历史变迁及治理现状。调研中获悉,庄河不仅是重要的入海口,更是全球濒危物种黑脸琵鹭的关键栖息地,其生态价值不言而喻。团队运用专业便携式水质检测设备,对多处代表性河段进行科学采样与实时分析,详尽记录关键水质指标数据,初步构建河流健康动态监测基线。调研过程中,队员们发现部分河段沿岸存在塑料废弃物,不仅影响市容,更对河道生态及黑脸琵鹭栖息环境构成潜在威胁。对此现象,队员立即躬身力行,开展专项净滩行动,打捞塑料废弃物、捡拾岸边垃圾,以实际行动为琵鹭守护清洁家园。调研结束后,团队系统梳理数据,撰写调研报告,为后续河道生态修复、塑料污染源头治理及栖息地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青年方案。
童心育苗:科普启蒙深植绿色种子
8月1日至7日,团队走进社区幼儿园和暑托班,精心策划“节水护水,童心同行”主题宣教活动。采用“理论讲解+趣味实验”的互动教学模式,结合生动案例科普节水护水知识,并利用柱式净水教具进行直观演示,使节水护水理念深入人心。活动还设置创意绘制节水海报环节,通过多元化课程设计,有效激发青少年参与绿色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人翁意识,引导青少年从小树立绿色生活理念,为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播撒青春希望。
乡野扎根:环保理念润泽美丽乡村
8月2日至3日,团队深入磨石房村,开展“环保理念进乡村”主题实践。团队成员通过入户走访、面对面交流等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系统阐释垃圾分类处理要点及污水规范排放的重要性,清晰说明环保行为与乡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密切关系。为期两天的深入宣讲,有效推动了村民环保意识从疑惑到认同的积极转变。团队深刻体会到基层环保宣教需“走心”更需“暖心”,在实践中将节水护水理念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机结合,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贡献基层环保力量,助力“双碳”目标在乡村落地生根。
成效显著:青春执笔书写绿色担当
此次实践使队员们深刻体悟到水生态治理与塑料污染防治的紧迫性。团队充分发挥专业所长,将课堂所学精准转化为守护绿水青山的生动实践,通过净滩护河、水质监测、科普宣讲、实验演示、入户走访等多元形式,以“清废护绿”的有力行动,精准对接教育部“绿动青春”实践要求。活动成果有效服务于国家“双碳”战略目标下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生物多样性维护,充分彰显了新时代青年在推动绿色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进程中的责任担当与创新活力。未来,团队将继续立足专业、服务社会,为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注入绿色动能,以青春之志、专业之行,生动践行守护绿水青山的坚定承诺,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壮阔征程中贡献不竭的青年力量。
(责任编辑 孙艳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