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班会宣讲劳模精神现场

开展志愿劳动采摘红薯现场

开展创意劳动,变废为宝

班级劳动现场
为引导和教育学生树立劳动意识、增强劳动观念,10月,学校组织开展了“弘扬劳动精神,青春实干兴邦”系列主题实践教育活动,让学生感受劳动之美,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发青年学生奋发有为的进取状态,
展现新时代大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面貌。
清洁公共环境,实践劳动之美
10月19日晚,学校各班利用晚自习时间开展了劳动大扫除活动。学生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整齐的桌椅、整洁的书柜、干净的黑板,这都是学生们认真劳动的成果。集体劳动增强了学生们的劳动卫生观念,使学生们进一步懂得尊重和珍惜劳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良作风。
开展主题班会,宣讲劳模精神
10月下旬,学校通过主题班会形式组织各班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等,“青之礼”文明礼仪队以走班宣讲的方式,介绍了劳模精神的内涵以及劳模代表人物、大国工匠的突出事迹,倡导学生们学习劳模身上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甘于奉献、追求卓越的优秀品质,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开展志愿劳动,青春扎根基层
为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10月15日,学校组织志愿者赴共建社区张家楼街道逄家桃园开展了“移风易俗倡文明”红薯采摘志愿服务活动。
活动现场,志愿者们积极帮助农户采挖红薯,割蔓、铲土、挖红薯,有序分工组织现场游客参与挖红薯计时赛、趣味红薯套圈比赛等趣味活动,协助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举办“品尝儿时地瓜菜,忆苦思甜记心间”宣讲课堂,感受辛勤劳动带来的成果和快乐。
开展创意劳动,涵养劳动情怀
为进一步引导学生们树立“劳动光荣,点滴做起”的意识,学校学生会组织各班开展了“创意劳动发现生活之美”废弃物改造活动。学生们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塑料瓶、废纸壳进行改造再设计,开展别出心裁的创意劳动,将废旧物变废为宝,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灵巧的双手塑造出一件件形象生动、富有创意的作品,用趣味劳动来美化学习和生活环境。
学校通过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扎实开展劳动精神进班级、进课堂、进宿舍、进社团工作,以多形式多渠道宣传、实践“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创新实干、敬业奉献”的劳动精神,激发学生们的劳动热情,弘扬劳动光荣的时代风尚,让青春在辛勤劳动中成就价值与风采。
(责任编辑 曹立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