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信箱     网站导航     ENGLISH     邮箱入口    
当前位置: 首页  >>  青职新闻  >>  重要新闻  >>  正文
春风化雨润心田,文化传承谱新篇——学校第十一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月系列活动回顾
发布日期:2025-05-01 20:16:40    来源:文/宣传部 曹立堃 图/宣传部 钟斌 融媒体中心 各二级院    

2025年4月是学校第十一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月,本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月活动以“修能”为主题,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各二级学院及相关部门积极响应,举办了丰富多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座、主题活动和实践体悟活动。

回首十年硕果累累,砥砺前行再启新程

党委书记秦青松在4月17日学校举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月文艺展演及传统文化展示活动中讲话,从校园环境建设、课程建设、社团活动、实践领域等方面回顾总结了十年来学校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之路上取得的丰硕成果。他表示,如果将青年学子比作校园里茁壮成长的树木,那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深扎大地的树根,又是滋养生命的土壤,还是茂密生长的树叶和不可或缺的空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坚定文化自信,提供精神滋养、指引道德方向,提升审美与创造力、丰富精神世界,规范社会行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希望同学们不仅要积极投身于教育月期间的各项活动,更要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融入日常,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用心去感知、用脑去思索、用手去实践,真正做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定传承者与积极传播者。

第十一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月文艺展演现场

第十一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月文艺展演合影


雅集论道:名家讲座深耕文化认知沃土

传统文化月期间,学校举办专家学者讲座10余场。我校客座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学院副教授王永豪博士为师生作“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孔子身世与生平”主题讲座,以独特的历史视角,讲述了孔子从少年到晚年的坎坷困苦,从政治报国失意到文化教育塑人的成就,分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观点“孝悌和仁爱”,引发了学生们的深度思考。青岛科技大学传媒学院教授宋守山作“传统文化的全媒体时代映射”讲座,结合当下时事热点引出“传统文化”“全媒体”“舆论”三者关系,阐述了数字社会中的机会与挑战西海岸新区作家协会主席武善领作西海岸的前世今生主题讲座,讲述了琅琊古镇的历史变迁及“齐国三巡”“始皇三巡”“汉武帝东巡”等史实,鼓励学生们把握时代机遇,推动科学与人文、艺术的交叉渗透,为地区开放发展贡献力量。胶州秧歌第七代传人、我校产业教授汤淑敏“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主题讲座,详细介绍了胶州秧歌的传统价值和当代转化,并通过现场动作展示和舞蹈表演形象地展示了胶州秧歌的独特魅力,深刻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内涵。中国马头琴学会山东分会会长、青岛市教育学会劳动教育专业委员会特聘顾问杨易锡作解读非遗的三把钥匙:何谓、何来、何往”主题讲座,从理论到实践系统剖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特征、历史演进与未来发展趋势。礼仪教育专家、山东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苑素梅作“有礼有节,德才兼备”主题讲座,以丰富的社交礼仪案例,论述“礼”在人际交往和校园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详细介绍了礼仪在日常待人接物、交流洽谈、言语交流宜忌、仪容仪表、行为举止等方面的标准,向青年人传递了注重“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的理念。山东省非遗剪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王德蕊作剪韵传承镌刻民俗记忆专题讲座,系统梳理了剪纸这门民间艺术从萌芽到兴盛的文化脉络,生动诠释了传统剪纸艺术承载的民族记忆与时代精神,希望青年学子以创新思维赋能非遗传承,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活力。

此外,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研室、张薇教育团队工作室国学讲堂成员分别为各二级学院举办了“唐诗里的中国”主题讲座,通过唐诗里的绿水青山、唐诗里的物候流转、唐诗里的家国情怀三个方面,呈现唐诗里的美丽中国、生命体验和民族精神,引领学生们领略唐诗中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且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2000余名学生先后到现场聆听了讲座。

王永豪博士作“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孔子身世与生平”主题讲座

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研室、张薇教育团队工作室国学讲堂成员分别为各二级学院

举办了“唐诗里的中国”主题讲座


浸润心灵:主题活动点燃文化热情

学校举办修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月文艺展演活动。民乐合奏、情景剧、武术表演、歌唱、舞蹈、相声、经典诵读等节目精彩纷呈。整场展演中,师生们既是观众,亦是文化的传承者。他们诵经典、唱经典、演经典,沉浸于艺术创作与表演的过程,亲身触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脉搏,不仅有力地增强了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更全方位地展现了学校“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独具匠心的教育硕果。学校和长江路街道办事处联合主办“校城同心 石榴花开”民族传统文体嘉年华。活动现场,民族传统文化展演节目精彩纷呈,板鞋竞速、锤丸、同心鼓、押加等民俗项目竞技妙趣横生,使大家充分感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学校举办世界读书日阅读推广活动。进一步在全校营造了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使“书香青职”进一步成为体现学校校园文化特点和精神品位的特色文化品牌。教育学院联合学生工作部举办了“东湖·青之声”传统文化专场音乐会。演出涵盖传统民乐、非遗曲艺、民族声乐等多元艺术形式,既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也彰显了学生的创新活力,更进一步深化了美育实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中焕发青春活力。商学院举办“经典永流传,青春诵华章”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参赛选手以饱满的热情、抑扬顿挫的声调以及真挚浓烈的情感诵读经典篇章,表达了对祖国的赞美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有效提升了师生的人文情怀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意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艺展演节目精彩纷呈

民族传统文化嘉年华活动现场


实践传承:创意成果彰显文化活力

学校各二级学院开展了青职文创市集、非遗体验等传统文化展览展示活动。学生们展示了自己动手制作的簪花、编织、面塑、漆扇、剪纸、版画等传统手工艺作品,进行了茶艺、民乐演奏、汉服展示等表演活动。艺术学院为青岛文旅集团研发的“浮山所都督”人形机器人铠甲服装海军节期间在青岛奥帆中心精彩亮相,将AI服装设计、柔性皮具工艺与3D打印技术深度融合,实现铠甲结构与机器人各关节的精准匹配,给机器人穿上了“会呼吸的战甲”,用于海防科普及旅游互动。海尔学院邀请青岛市手工艺协会理事、西海岸分会副会长赵丽华来校举办“匠心筑梦·非遗面塑”活动,以手工为趣,以面塑为媒,使师生在揉、搓、捏、压的面塑中感受工匠精神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生物与化工学院举行“六艺传承·古韵今风”孔子六艺游园会,以“礼、乐、射、御、书、数”六个传统技艺板块为核心,通过趣味游园的形式,让师生在亲身体验中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艺术学院联合基建处举办“一花一世界•草木有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月主题插花艺术展,展览涵盖中式古典插花、现代自由花艺、装置艺术等不同风格作品,作品既遵循“形神兼备”的传统插花理念,又融入了当代艺术的设计语言,展现了师生的审美高度和学校的美育育人成效。此外,各二级学院还组织学生赴社区、敬老院、幼儿园等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主题志愿服务活动。

各二级学院开展传统文化展示体验活动

各二级学院开展传统文化主题志愿服务活动

(责任编辑 郭洁琳)

热点文章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钱塘江路369号 邮政编码:266555
鲁ICP备17008831号-1

鲁公网安备 3702100200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