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梦电影课堂网络教学现场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援鄂医疗队成员董燕分享个人经历

教学反思环节
4月16日,中国梦电影课堂开展“英雄出少年”主题教育网络课程。本期课程由滕川辅导员工作室成员逄巧巧主讲,邀请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援鄂医疗队的两位90后医务人员作为分享嘉宾。副院长邢广陆、教育学院党总支相关负责人、团队指导教师武文教授以及中国梦电影课堂项目全体成员参加了此次课程。
课堂以电影《烈火英雄》导入,结合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案例,引导同学们思考什么是英雄。随后,来自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儿科重病医学科的肖佩与急诊科的董燕两位90后青年“英雄”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与同学们分享了他们援鄂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以及他们选择挺身而出、承担责任的心路历程,让同学们切身感受到“没有天生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在分享过程中,肖佩讲到,作为一个湖北人,以另外一种身份与家乡人在一起,感觉心里很踏实。在武汉的日子虽然不知道抗疫什么时候会结束,但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坚持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是自己的职责。另一位分享嘉宾董燕谈到,在去武汉的时候自己其实也会害怕,甚至都没有勇气把这个任务告诉家人,但是在他看来这是医务工作者的本分,所以他选择面对恐惧挺身而出。他还分享到当顺利完成任务即将离开之时,自己手持旗帜奔跑时的那种自豪感、光荣感仍记忆犹新。
随后,课堂围绕着“什么是英雄”“英雄的特质”“英雄出少年”“怎样做平凡而伟大的英雄”4个主题展开。通过播放《别哭我最爱的人》《谢谢你,每一个平凡的中国人》《少年》等视频再现了一批批青年人、一代代少年英雄的感人故事。逄巧巧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英雄观和对青年人的期望。课程最后,通过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鼓励全体同学勤学奋斗、增长才干、积累本领,用科学精神和专业本领保护想要保护的人。
课程结束后,邢广陆与中国梦电影课堂主讲教师团队针对课程效果展开了教学反思。邢广陆结合两位援鄂“英雄”的感人事迹指出,整堂课程情感自然流露,有助于引导学生认识到平凡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具有不平凡的意义。她还充分肯定了中国梦电影课堂的思政育人模式,表示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电影挖掘其中的教育意义也为思政课程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责任编辑 孙艳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