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领导走进学生公寓看望新生

学院领导在信息学院参观“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获得一等奖团队的迎新展示

报到现场

新生合影留念

传统文化茶艺展示

振超班展示科研成果

学院组织七月星火社的党员志愿者们在迎新现场进行服务

党员先锋岗为新生家长服务

新生从学姐手中“领养”绿植的新生

新生展示特色宿舍欢迎卡

信息学院的VR体验活动让小朋友为之着迷

侃如书院自治委员会向学生发放钥匙,每个钥匙配一张寄语

我在青职的第一个朋友圈
9月16日,秋意盎然,伴着朝阳和一张张青春洋溢的笑脸,我院2017年迎新季盛大开启。党委书记王金生、院长覃川、党委副书记刘甲珉、副院长薛玉平亲临现场指导工作,各相关职能部门、二级学院结合工作分工,全力做好协调、组织和服务工作。院领导及二级学院和职能部门负责人,或与学生家长交流,或到班级、宿舍看望新生。经过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当天的迎新工作顺利开展。
精心准备
为切实做好2017年迎新工作,学院专门召开迎新工作专题会,制作了《2017年迎新工作手册》,优化报到流程,明确工作安排。信息学院新生报到系统研发团队及班长俱乐部部分成员共同完善了系统,更新了数据,确保今年迎新工作有序开展。
志愿迎新
迎新当天,全院参与迎新师生志愿者共有800余名,既有“青之爱”志愿服务团从学院至各二级学院的志愿服务队伍,又有大学生记者团、微尘爱心社等学生社团的志愿者,还有雷锋班、学生院长助理团、班长俱乐部等学院特色学生组织的志愿者,更有积极参加“党员亮身份”“党员示范岗”的师生党员。不管是在火车站、四方长途汽车站等校外接站点,还是在校内各迎新报到点、家长休息区、学生公寓,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有帮助新生拎行李的,有为新生引导指路的,有解答家长各种疑问的,有帮助新生办理各种报到、住宿手续的。他们在校园中忙碌的身影是迎新活动中最美的画面,既温暖着新生及家长,也传递了我院一贯倡导的志愿精神。
温暖迎新
“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不能入学”是学院资助工作的基本要求。我院始终致力于让所有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大学时光中安心学习、愉快生活,认真贯彻落实相关资助政策,从报到时的“绿色通道”到100份“爱心大礼包”,从凭“爱心卡”自由免费挑选所需生活学习用品的“爱心超市”到助学贷款及后续可申请的奖、助学金,给予特困新生实实在在的帮助。迎新当天,共有4名学生通过“绿色通道”入学。
文化迎新
近年来,学院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迎新现场随处可见传统文化元素。生化学院东方文化协会社团的学生们,身着汉服进行茶艺表演。艺术学院送给新生的宿舍钥匙扣上印刻着孔子画像,寓意“入书堂绘大学梦,出府学成君子德”。教育学院赠予每位新生的宿舍欢迎卡中,由教师选取经典书籍中的词句并誊于卡上,借此勉励新生。此外,各二级学院还设置了合影区、留言板、“时光慢递”邮筒等,开展家长与新生入学合影、新生寄语、祝福未来的自己等活动。此外,现代文化更是紧跟时代、创意频出。各二级学院广泛应用新媒体平台参与迎新活动,海尔学院开展“移动的二维码”活动,教育学院和艺术学院通过新媒体平台全程直播迎新过程,并以线上线下答疑互动的方式,为新生及家长答疑解惑。
家校联动
学院连续9年在迎新日组织成立家长校园参观团,开展家长校园参观活动。各二级学院分别组织召开了家长见面会,并邀请学院领导参加,与家长共话教育与培养。迎新当日,共有100名家长参加了见面会。此外,学院还制作了《家长手册》,并在校内设立多处家长休息区,免费给家长提供饮用水等,加强学院与家长的联动,共筑育人共同体。
彰显特色
迎新期间,各二级学院结合专业特点,体现特色,彰显实效。信息学院设最新技术展示及体验区,并邀请校企合作企业现场答疑现代学徒制及相关问题。生物与化工学院向新生们演示EDTA的标定实验并组织参观“化工馆”。艺术学院开展绿植领养活动,向新生宿舍发放绿植,并附学长学姐寄语。教育学院设学生手工制品展示区,海尔学院设技能大赛获奖作品展示区,商学院设成果展示区,旅游学院赠予新生双语版学院手册。各二级学院通过多种形式展示在教育教学、学生科研、技能大赛、创新创业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成果丰硕
作为“校园六季”的重头戏,“迎新日”已成为我院盛大的师生节日,也成为承载着希望与丰收的日子。喜庆的迎新氛围给校园带来了勃勃生机,有序的迎新工作让全体新生感受到家的温暖。截至9月17日晚18点,全院共报到新生3826人。
(责任编辑 曹立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