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赴港研修期间的一次偶然机会,院长史忠健博士与大家聊起乔布斯话题,史院长先是问大家是否用心看过《史蒂夫•乔布斯传》?后又让坐在身边的我谈谈该如何将乔布斯精神与自身教学紧密结合?我于是讲了不久前在课堂上给学生放映“史蒂夫•乔布斯2005年斯坦福大学毕业演讲”一事,史院长听后鼓励我将此事写一写,以期抛砖引玉,引起更多人的共鸣和行动。以下拙文,敬请指正!
前段时间,在全院上下向“史蒂夫•乔布斯学习之际,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将乔布斯专注完美、坚持不懈、敢于创新的精神之魂带入课堂。在翻阅了大量有关资料后,我始终无法找到一个准确的切入点,一个能够打动教师和学生,让师生心灵真正得到升华和洗礼的完美切入点,直到看到了本文要着重推荐的“史蒂夫•乔布斯2005年斯坦福大学毕业演讲”的视频。 “史蒂夫•乔布斯2005年斯坦福大学毕业演讲”被称为“人生一定要听的三个经典演讲”之一(其余两个为J•K•罗琳2008年哈佛大学毕业演讲以及兰迪教授《最后一课》的视频),在15分钟左右的演讲中,乔布斯与斯坦福大学的师生共同分享了其个人身上三个看似简单朴实、实则感人至深、意义深远的小故事:第一个小故事是关于如何将生命中的点点滴滴串连在一起;第二个小故事是关于爱与得失;第三个小故事是关于如何直面死亡。演讲最后,乔布斯留下了一句耐人寻味、境界深远的话:“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在将上述视频连看几遍之后的第二天,我毫不犹豫地决定在我授课的班级里,与学生共同分享这段经典演讲。与平时讨论问题时热闹的课堂氛围不一样的是,视频放完后,教室里一片安静,我知道大家多多少少都被乔布斯的言行打动了,而且毫无疑问,是真的从内心被感动了。我深知这份感动的难得,也就没有继续讲更多的话语,而是与四十几位同学一起,安安静静地享受着这份宁静和感动。约十分钟后,考虑到教学进度,我不得不首先打破了这份安静,告诉同学们:大家课下可以继续收集一些有关乔布斯的经典视频或文字资料,后面有机会我们再在课堂上或者课下进行沟通和交流。总共半小时左右的有关乔布斯的交流就此结束,但这半个小时盘活了整个一上午的教学,课堂效率和氛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由此,我联想到了此次赴港研修期间,香港理工大学一位教授偶尔提到的一个问题:在国外,大学老师被称为“导师”;在大陆,大学老师被称为“教师”。而“导师”和“教师”的一字之差,彰显的却是理念上的巨大差异:师者,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做学生成长路上的指导者和人生路上的引领者。从这层意义上讲,教师在课堂上抽出点滴时间讲一些课本上没有的,而对学生成长有益的人和事情,在提高学习效率,改善课堂氛围的同时,实质上也是在践行着一名“导师”的本职工作。 史蒂夫•乔布斯,这位美国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一生所达到的高度,是大多数普通人所望尘莫及的,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普通人去扑捉和学习其身上所散发出来的人性的闪光点,比如:“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求知若饥、虚心若愚”)这一点,就值得每一位做学问的人认真、长久地去揣摩和学习。
附:“史蒂夫•乔布斯2005年斯坦福大学毕业演讲”视频网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M3ODgxNDg=.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