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于 1983年提出的一种全新智力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在对大量心理学实验数据和实例进行观察分析的基础上,证实了人类思维和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多元的,人类至少存在七种以上的智能,即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这些智能在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具有同等重要性。多元智能理论突破了传统智力理论只强调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的局限,拓展了智力的内涵,不仅在理论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极为深刻地影响着教育实践。 每个人都天生地在某种程度上拥有这七种智力的潜能,但这些潜能的开发和发展取决于教育与环境。在加德纳看来,创造力既是智力的核心,又是艺术的两个要素 (创造力和将创造力表现出来的技能)之一,因此,艺术教育在人的潜能开发中所起的作用尤为重要。艺术教育的目标从字面上看,加德纳的七种智能中直接与艺术相关的好像只有音乐智能,但实际上其中至少有四种智力:语言——言语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都与艺术有直接联系,这些智能是音乐、视觉艺术、文艺创作等艺术形式的基本要素。而且七种智能都能在运用过程中导向艺术思维的结果——创造力和表现力,因为表现智能的每一种形式符号,都能按照美学的方式排列。加德纳并不否认作为一个整体的艺术智能存在的可能性,这种艺术智能可以被看成语言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的综合和表现。加德纳指出,没有一种智能是绝对艺术的,或非艺术的:音乐讯号可能被运用得毫无音乐韵味,而失去了艺术功能:而若符合美学原则,数学推导出来的几何图形也可以是一种艺术产品。一种智能是否被运用得符合美学原则,取决于不同的个体和文化环境;艺术活动需要多种智能,各种智能都可以以艺术形式表现出来。 按照多元智能理论,艺术并非过去所想象的那样是一种情感的、神秘的、直觉的领域,是不可捉摸的东西,相反,任何艺术活动都是人类大脑活动的一部分。从本质上看,艺术活动就是一种认知活动,它由创作、感知、反思等几种能力构成。艺术学习必须学会读出、写出艺术作品中特有的符号系统,艺术活动本质上是一种认知活动,无论是创作、表现,还是反思都离不开认知活动。所以,艺术教育所指向的不应只是创作和表现的技能技巧以及相关概念,艺术教育的目标要强调培养对作为整体的艺术的理解力,艺术教育的关键应在于培养人的艺术思维,也就是说,不仅要学会创作和表现作品,更重要的是使他们理解和欣赏自身和其他文化作品的内涵,学会在高度个性化的艺术活动中探索自己和他人的情感世界,将有关的作品与自己的生活和所关心的事物联系起来,并学以致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