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突击》让我感到一种纯净之美,关于信念,关于友情,关于价值,关于生活的依据。全剧贯穿着一股阳刚浩然的气势,一种坚韧执着的精神,一脉温暖安全的情谊。所有的故事都是关于成长的故事,所有人与人之间的琐事都关乎生活的意义。关于意义的探寻,让我们不至于在绚烂寂寞的生活面前感到空虚。
许三多的人生信条很简单,就是好好活,做有意义的事。这个道理很简单,但是始终如一地做到却很难。因为在生活中遇到让我们悲观失望、自暴自弃甚至缴械投降的事太容易了。在方圆几百里不见人烟,平静无事的草原五班,人生的目标和意义如何定义呢?整天不整内务、打牌消遣的五班,日子就是日升日落,他们感觉不到出路,也就放弃了坚持。而新兵许三多却给这个团体带来了一股不曾有过的生气。在老马班长的比喻里,他就是那头逆向转圈的驴。许三多坚持自己的信念,按照新兵连的要求,每天出操,按时作息,按照士兵标准整理内务。他用自己的双手捡石块修了一条路,这条路是曾经驻扎在这个草原上的五班一直想修却一直没有动工的路。许三多认为这是在做有意义的事。草原五班的人认为这大概是因为许三多没见过世面,没见过真正荷枪实弹的威武的士兵生活。可是当许三多回了趟团部,见了“大世面”后,他诚恳地认为两种生活同样很有意义。战友为之惊叹,这是一种重视过程、不求目标的人生。他对过程有认真、朴实的感知,他真诚地对待遇到的每一件事,并从中接受意义的感召和满足。无所谓成功和失败,也就永远不会失落,永远在生活的道路上活得有滋有味、生气勃勃。关于许三多,钢七连连长高诚说:“我一直以为他抓的不过是一把草,当我抬头看的时候,他抓的已经是足以让我仰望的参天大树了。”
钢七连为之自豪的信念“不抛弃,不放弃”也是贯穿整个剧情的一种战天斗地的精神。这六个字包含了一种“选择”行为。有所选择,就有所坚持,有所放弃。选择的东西,不想抛弃和放弃的东西就是生命赖以支撑的东西,就是生活的意义所在。如果说“不抛弃,不放弃”是人生的一种态度和精神,那么你所不抛弃、不放弃的东西就决定了生存的质量。许三多不放弃的是过程的意义,与之有着鲜明比照的剧中另一重要人物成才不放弃的是目标的抵达。重过程,使许三多知足常乐;重目标使成才患得患失,失落的感觉是永远的。因为目标没有终点。所以如成才所讲,这一路走来,许三多成为了一棵日渐丰茂的大树,而成才成了一根电线杆。
许三多和成才这两位的人生道路引发了人们关于生存智慧的思考。剧中人伍六一讲这俩人“一个笨得像猪,一个精得像鬼”。成才的优点是锋芒毕露的,他聪明机灵,功课好,有才华。他的弱点是潜隐的,他的人生追求是跳跃的、闪烁的,不稳定的,目标明确、过程暗淡。许三多的弱点是路人皆知的,憨傻愚笨。他的优点是潜隐的,他执着、坚定、认真,不计目标,重视过程。成才是用智慧做人,许三多是用行动活人。智慧让成才失去了做人的淳朴和他人的信任,孤军奋战,只相信自己,心灵的大门是对别人封闭的。许三多的单纯和执着使他拥有了一个不设防的人生,也得到了多方援助,获得了战友的友谊和尊重,达到了步兵的巅峰。
编剧兰晓龙说,成功的人多数都是许三多。在许三多身上,大多数人可以找到生活的自信。因为从世俗眼光来看,许三多的弱点太多,太显著了。但许三多在认真地活着,心无旁骛地唱自己的歌,不为赢取掌声,反而孕育了许多美好的品质,这些品质是人们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所需要的。成才吃亏在杂念太多,不能专注和投入。急功近利,实际上是本末倒置,往往物极必反。所以,成才到不了的地方,许三多到了。
“别总把想法寄托在别人身上,你的心里就开着花呢,一朵一朵的,可漂亮了。”史今班长对许三多说。在特种兵老A的世界里,他们想知道在没有安慰,没有寄托,没有理想,没有希望,身临绝境,孤立无援的境地人的表现。许三多守七连的情节令人印象深刻。威武的钢七连解散了,许三多守着一个人的连队,一个人的兵营,一个人出操,一个人拉歌。不抛弃,不放弃,有尊严,有意义地生活着,在寂寞中百炼成钢。
这是每个人心中都有的故事,是关于成长的故事,是关于生活的意义的故事,是让我们睡得香,吃得香的故事。阳光透过稠密的树枝,让我想到了剧中的八个字:“年少轻狂,幸福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