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学院训教工作多年来秉持“实境耦合”人才培养模式、贯彻“教&学以致用”办学理念,学习借鉴发达国家高职教育先进理念,立足于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平台,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在专业建设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青职模式”。

2009年山东省教育厅、财政厅专家组对我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建设项目进行验收,院长史忠健对示范院校项目建设情况进行汇报
2006年12月,学院成为全国首批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立项单位,主要实施了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训条件建设等349项建设任务。重点建设内容是:建设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商务管理(家电)、物流管理、旅游管理、软件技术5个专业;地方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服装设计、市场营销(啤酒)2个专业;实训技术馆、海外高职教育实训研发中心、高职教育教学研究、高职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基地、高职学生文化素质发展中心、高职学生“三创平台”、对口支援西部院校7个其它项目。2009年,学院以优秀等次通过教育部、财政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验收。


“五基流程”和“三化标准”示意图
在“实境耦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框架下,学院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课程和教学经验,构建了“五基流程”和“三化标准”训教方式。

“1+N+1”示意图
建立了“1+N+1”制度:即每个专业至少与一个大企业(行业)、多个中小企业、一个境外教育机构合作。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基于两大平台支撑,4个大型企业集团支持,2个国际化办学机构支持,体现物流专业整合(八面体)资源的能力。

学生进行项目训教成果展示及考核答辩
在学习荷兰、加拿大等国CBE课程理论基础上,旅游管理、酒店管理、软件技术、物流管理等专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项目训教法”:突出在完成训教项目过程中对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整合,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学习主动性、自觉性明显增强。

海尔学院师生在柔性自动化生产线上进行“一体化”教学
在学习借鉴德国行动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基础上,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形成了院本特色的“任务驱动法”:构建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关注职业工作的典型工作任务,通过学习工作过程知识,促进职业能力,特别是关键能力的提高。

校企合作开发的讲义
建立校企联动、多元评价的质量保障体系。建立“以质量标准为先导、校企联动、多元评价、全过程互动控制”的质量保障体系。形成了“三效合一”多元评价主体的训教质量保障机制:根据实境训教的具体内容制定质量标准,通过学生、企业、学院三方构成的多元训教评价主体结构,分别从训教服务对象、用人单位、训教组织者三个方面进行训教质量评价。

中央空调在线服务培训基地
在全国高职院校中,率先与海尔集团合作建立了“海尔学院”和全国最大、技术最先进的“中央空调在线服务培训基地”。目前,该基地已累计培训包括来自32个国家、187名海外营销商在内的海尔员工13921名,该合作模式被教育部连续4次在全国大会上推广。

学院省级特色专业数量分布饼状图
围绕青岛旅游业、物流业的发展,重点建设邮轮服务与管理专业方向,以及游艇和高尔夫等高端休闲类专业和物流管理、报关等专业。与青啤集团共建市场营销(啤酒)专业、联合培养“青啤职业人”;作为会长、秘书长单位牵头成立“青岛开发区物流商会”,86家会员单位成为合作伙伴,共同培养物流、报关、国际商务等人才。目前,学院共建设省级特色专业10个。

软件与服务外包学院揭牌仪式
依据青岛市对软件服务外包的发展需求,与青岛软件园合作共建成立驻青高校首个“软件与服务外包学院”。2010年5月,学院首个在全国高职院校中出台了《服务外包相关专业课程改革与建设纲要(试行)》,在全院逐步形成服务外包课程体系。

西部教师参加我院举办的中荷Nuffic师资培训班
牵头十所高职院校成立“东西部对口合作联盟”。截止2011年5月,共培训西部高职院校教师165名,总学时达10230学时;联合培训、培养西部高职院校学生664名、总学时达43152学时,学院派出教师24名到对口合作院校开展支教活动。接受7名西部院校管理干部到学院挂职。先后组织58位对口西部高职院校教师免费参加我院举办的中荷Nuffic师资培训班。2011年12月,经省教育厅推荐,教育部批准,又开始启动对口支援新疆天山职业技术学院工作。
结束语:
回眸十年,学院已是硕果累累;回眸十年,学院已是桃李芳菲;回眸十年,“青职足迹”精彩连连……
2011年,值学院建院60周年之际,为真实记录学院在近十年发展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特色成果,特在学院校园网“重要新闻”栏目中开辟了“甲子庆馈”十年回眸专栏,以梳理总结学院各方面主要工作,充分展示已取得的成就。从2011年10月26日第一期《十年回眸之学院荣誉》刊发,历时两个月时间,“十年回眸”系列报道共刊发了9期。
回眸主要从学院荣誉、教学成果、专家名师、教学基地、管理制度、技能英才、海外交流、学生工作、专业建设等九大板块展开,从中撷取主要内容,以数据和图片说话,如数家珍般真实列举了学院十年来的重要成果。如今,《十年回眸之专业建设》正是该系列报道的完结篇。我们很高兴地看到,系列报道一经刊登在全院范围内引起了较大反响和关注。
十年光阴转瞬间,学院已是成果丰硕,远非几篇报道所能尽述。站在2012年的起跑线上,让我们将昨日辉煌小心珍藏,以归零的心态放眼未来,共同期待下个十年的精彩。
(责任编辑 郑萍萍)